

-
首页
-
产品
- INTLD-500全自动配液工作站
- 多舱独立控温摇床
- 自动凝胶制备仪
- OEM定制开发
-
服务与支持
- 技术支持
-
新闻资讯
-
关于我们
- 使命愿景
- 联系我们


-
首页
-
产品
- INTLD-500全自动配液工作站
- 多舱独立控温摇床
- 自动凝胶制备仪
- OEM定制开发
-
服务与支持
- 技术支持
-
新闻资讯
-
关于我们
- 使命愿景
- 联系我们
聚焦两会 | 从新质生产力,看科学仪器产业发展
2024年十大政府工作任务中,把“大力推进现化产业体系建设,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”放在了第一位。科学仪器主要应用在企业和高校的研发、生产环节,是实现科技创新、技术进步的重要工具,在实现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。
那么,随着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,科学仪器市场将迎来怎样的崭新机遇?
加快国产化进程
1.全国政协委员、永新光学董事长曹其东:“科学仪器的国产化更是一个系统工程,需要各部门各地方形成合力。”
对此,曹其东针对政策支持、产业化推广提出两点建议:第一,制定个性化政策,特别是对于高度依赖进口的仪器设备要给予精准的政策支持。
第二,编制国产科学仪器进口替代清单目录,引导事业单位、高校、科研院所、国企优先采购本土企业产品;推行政府首购首用,各地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资的使用国有资金的重大项目、重点项目,应优先采购目录中产品。
此外,在加强企业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的主导作用方面,曹其东建议:
第一,提前布局和规划,加快科学仪器自主创新。在部署“十五五”科学仪器规划时,对“十三五”“十四五”相关项目的进程和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,并从中甄别出完成得好的承担单位,在申报“十五五”项目时给予优先权。
第二,对科学仪器的龙头企业进行全面分析和摸底,点对点列出每个细分领域的链主企业,由企业牵头形成产品规划,倒逼“卡脖子”基础部件和核心技术的攻关。
完善捐赠制度
2.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科学院院士樊春海:“完善科研仪器的捐献制度,发挥科学仪器梯度使用的可能。”
第一,采用试点制的方式用捐赠代替报废。允许在一定价值之下的科研仪器设备以捐赠形式代替报废,以对方接受捐赠的官方文件代替学校的报废流程。
第二,扩大受捐赠对象范围。允许非对口援建地区的中学或大专院校接受捐赠,有效促进旧科研设备捐赠工作开展以及二手设备使用效率,减少浪费,提高边远地区的科技水平。
第三,放宽使用期限。不管是否到期的科研仪器设备,只要使用一定期限,例如规定达到使用寿命的50%以上,就可以用于捐赠。捐赠以后设备的后期报废由接收单位处理。
促进开放共享
3.科技部:让更多创新主体“共享”科学仪器
为加快建设区域科学仪器共享平台,更好服务于科技创新工作,科技部加强建设统一开放的国家网络管理平台,通过完善制度、搭建平台、强化考核,全面推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,取得了积极进展。
未来,科技部将会同相关单位,加强统一组织协调机制,统筹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资源,从源头控制重复购置,不断完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。
以旧换新
4.大规模的设备更新也是新质生产力。
国务院总理李强3月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,审议通过《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》,会议指出,要结合各类设备和消费品更新换代差异化需求,加大财税、金融等政策支持,更好发挥能耗、排放、技术等标准的牵引作用,有序推进仪器设备的以旧换新工作。
提升产业发展
5.全国人大代表、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于清明:”聚焦发展医药新质生产力、增进人民健康福祉”
我国医疗器械产业链仍有很多“卡脖子”问题,部分整机装备、核心原材料和零部件处于进口垄断。产业链、供应链完整可控性,创新人才集聚,创新生态营造等方面有待优化。建议:
1、专项计划支持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平台建设,以龙头企业为带动、以高校院所为支撑,推进协同创新,打造高端器械创新研发的“国家队”和“主力军”。
2、重点突破一批国产化率低的高端整机设备、核心零部件和原材料。
3、加快发展适宜的人工智能、可穿戴、精准监测、康复辅助、适老性产品。
4、引导相关主体以股权并购等方式参与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建设,加快培育世界一流的高端医疗器械生产企业。
推荐阅读
联系我们